“数智文遗陕西行”全媒体采访团走进汉阳陵博物馆 探寻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之路
9月14日,“数智文遗陕西行”全媒体采访团走进汉阳陵博物馆,探寻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之路,近距离感受科技与传统的完美融合。2025 World Internet Conference Cultural Heritage Digitalization Forum.
9月14日,“数智文遗陕西行”全媒体采访团走进汉阳陵博物馆,探寻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之路,近距离感受科技与传统的完美融合。2025 World Internet Conference Cultural Heritage Digitalization Forum.
9月12日下午,为期一周的“墙景未来”中意高校联合设计实践营闭营。来自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佛罗伦萨大学与中国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的近70名青年创意者,齐聚南京世界文学客厅,围绕如何让南京明城墙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现代城市生活,汇
通过AI图像修复算法、3D mapping投影,一段亚述巴尼拔的故事,生动呈现在人们眼前;借助高清数字照扫、游戏引擎渲染,一束全局动态之光,“照亮”虚拟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运用三维扫描、虚拟现实,一场巴黎圣母院“重生记”,凝结了众多前沿尖端科技……
9月13日,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在 2025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上,带来主题发言《文明的力量: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分享中他提到,今年,四川还通过文物特展、学术交流、电影放映,以及共同发起文化传播项目等方式,在欧洲展开古蜀文明
9月12日,2025“紫鹊界梯田对话世界”第三届农耕文化交流互鉴大会暨第九届农业文化遗产会议在娄底市新化县开幕。本次大会旨在搭建一个高规格、国际化的对话平台,共同探索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路径,分享梯田农耕的智慧结晶,携手绘就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9月12
希腊前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中国导演陈凯歌、瑞士演员文森特·佩雷斯、英国影视制作人尚塔尔·里卡兹、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歌唱家廖昌永⋯⋯9月13日,来自全球多国的政要、影视名人、文化大家等齐聚“2025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
9月13日,2025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在成都举行。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在主题发言时表示,文明能塑造人、影响人、凝聚人。当下我们要借助文化遗产,汇聚不同文明的共识,打开人类走向未来的想象空间。
在实证中重启沉寂的文化材料这批调查照片虽幸存于历史档案,却因长期缺乏系统整理而陷于沉寂。营造学社先贤于抗战之际抢救性调查的成果和文化遗产,如何才能活化利用?直到2018年,汤文辉与四川青年学者萧易共同启动《图录》的出版策划,才拉开了这项文化资料重整工程的序幕。
时光流转,记忆永恒。两年前的杭州亚运会,是运动健儿展示实力的舞台,也是你我心中一段难以磨灭的回忆。杭州亚运会两周年到来之际,我们请你一起打开记忆的盒子,重温亚运。杭州亚运品牌促进会和潮新闻联合推出“迎亚运两周年・我的亚运故事”征文活动,诚邀广大网友分享自己的亚
近日,北京非遗传承文化传播工作委员会(Beij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and Cultural Dissemination Working Committee)举行专家聘任仪式。中国文化遗产学领
“大家好,我是唐三彩凤首壶。我们在初唐时即开始流行,呈现‘中西结合’的特征,是唐三彩造型上的创新,也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见证者。再过4天,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将在西安开幕,本次论坛将围绕‘保护·传承’‘技术·创新’‘产业·赋能’‘开放
今日上午,2025“紫鹊界梯田对话世界”第三届农耕文化交流互鉴大会暨第九届农业文化遗产会议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开幕,大会三场平行论坛于下午同步举行,来自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从不同层面、维度进行深入研讨。
想知道非遗的魅力究竟有多大吗?就在9月16日,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暨第四届丹寨非遗周活动将在丹寨同期启幕,一场非遗的狂欢盛宴即将开场!
记者近日从全球南方世界遗产论坛上获悉,近年来,云南积极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以世界文化遗产为抓手,结合“世界遗产游计划”等举措,持续加强文化遗产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助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为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山东省德州市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对市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收集整理了一大批图片、文字、视频和图谱资料,建立了完整的名录体系。截至今年1月,当地已有国
第四届黄河寻根问祖文化联盟系列活动,9月9日至12日在甘肃省天水市举办。联盟大会、学术交流会等环节聚焦黄河文化的挖掘与活化。大会发布《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联合倡议》,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
2025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研修班于9月9日在杭州市萧山区正式开班。据悉,此次开班共有来自全国16个省(区、市)的近200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开展为期五天的集中研修与深度交流。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以及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人员参加开
9月10日下午,西安市民政局在西安社会组织平台召开“西安市第三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发布会”。会上发布了我市“铁炉”等39个第三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场为全市一二三批次地名文化遗产授牌。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景德镇陶瓷正通过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的建设,以科技之力激活千年文明密码。在这里,陶瓷不再是冰冷的器物,而是跨越时空的文化使者,向世界讲述着中华文明的辉煌与传承。
贵州省民政厅日前印发《贵州省地名文化遗产鉴定保护工作指引》(以下简称《工作指引》),构建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使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适应时代形势要求、贴近人民群众生活、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